台灣好幾年前就在嚷嚷廢除音樂班,最近好像真的想大刀一砍就把它給停了。如果記得沒錯音樂班應該有30年的歷史了。我剛好從頭看到快尾,也從頭教到快尾,對音樂班的結構可是清楚的很,現在又在美國教琴,想來也蠻有資格出一個聲。
音樂班剛成立時叫做比考聯考還難,小二的小娃兒彈著小奏鳴曲或奏鳴曲應考已屬不易,還得考兩個八度的三個大小調音階琶音,還要試唱,還要聽音。然後只錄取一班30個學生,報考的人數都在上百人。
音樂班的好處是任教的老師都是優秀的老師,能力都不容置疑,學生在大班課學到的樂理,聽寫,和音樂欣賞也不是個別課裡可以學到的東西,學生在樂團裡的學習也是很值得記上一筆。這樣諸多的好處為什麼會弄到大家精疲力竭呢?問題就是出在升學,升學和升學。我自己在音樂班教的是樂理和視唱聽寫,在國中音樂班還教和聲,雖然自己很引以為傲把樂理難懂的理論講的很簡易讓小學生可以聽懂,但是卻有另外的任課老師非得把它弄到國中程度,然後國中弄到高中程度。。。。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家拼老命教最難的東西,所以升學考試只好也考很難的東西以分出程度。
我教過兩個不是音樂班出身但是考進去雄中音樂班的孩子,我想處在一堆音感絕對,聽寫又快又正確的同學裡,我知道他們的挫折感很重很重。跟我上聽寫課時,即使我們很努力也一直在進步中但是依然落在隊伍之末。我只能跟他們說他們的程度真的是很好了,不要在小小的30人裡被比下去,他們所學的已很足夠將來的音樂之路所用。
惡性競爭的結果吃虧的還是學生本身,不停的練習到登峰造極為的就是擠進好的音樂系或者在年度比賽獲獎。
不要說在美國學音樂沒競爭,這裡學音樂分好多種,一種是隨便找個老師能彈幾首歌也不管指法對不對,節奏對不對,彎腰駝背腳翹到椅子上都可以彈琴。父母不懂音樂所以能彈出曲調就覺得很高興了。
一種是能找對老師,但對孩子沒啥要求,一首曲子練一個月也無所謂,一天練十分鐘也沒關係,反正隨他。
一種是找對老師也對孩子有要求,能跟老師配合,但也不希望給孩子太大的負擔。
一種是孩子我希望你更好。
在美國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音樂比賽,有分年齡的,也有是分程度的。最近我看一個費城音樂廳舉行的young pianist的競賽,曲目是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所以台灣有人在說美國人都不給大曲子,那是錯的。我準備給兩個學生參加年底的紐澤西young pianist 鋼琴比賽,我們的曲目是莫札特奏鳴曲,學生年齡是10歲。所以在美國爛的學琴者不知道在彈什麼碗糕,但是拼的學生也是不輸台灣的戰鬥力的。
我個人覺得比賽是一個很好的事,經過比賽一首曲子會得到很好的練習,修飾,和完整呈現,如果學生,家長和老師不太在意是否得到名次的話,比賽是一個很好的上台經驗。
台灣音樂班一窩風在全省設立的結果就是需要增加很多大學音樂系名額來消化。台灣高中分組,大學是考進去就分科系,所以很難轉系,更無法轉組,所以進了音樂系大概就無法轉數學系。一堆音樂系畢業生出來,師範體系佔滿了學校音樂老師的缺,其他的能出國深造,不然就是教琴去了。
美國大學多如海沙,連社區大學都可以修音樂,我教過一個在社區大學的學生主修鋼琴,幫她準備完期末考曲子,老師的評語是 "優秀"。我在心裡想我隨便抓一個台灣音樂班小六學生都可以彈的比她好。你想這樣的程度出來,她也叫做音樂系畢業哩。她能做什麼?如果修教育學分後她也可以去學校教書的。
州立大學也有音樂系,但是因為大一大二都不分科,都得上基本的數學,化學,物理,生物,所以其實轉圜的空間蠻大,也就是音樂系也有可能因為練琴練不來或覺得其他科系更有興趣,而在大三時候轉學其他東西去了。不過除了一些有名的州立大學音樂系,很多州立大學音樂系也是很混的,進去的程度也沒有很好,練幾首曲子就畢業了。
但在美國的音樂院就另當別論了,進去後就專攻音樂,完全以走演奏為途。
幫我調音的人自己也是音樂學校畢業的,後來轉走調音。我沒問為什麼,但是大概生活不易吧?光教琴要養一家大概也不太容易吧?
我開玩笑說 "廢了音樂班大家就又回到我小時後那種學音樂情況了,可以在外面打球,扭到了,或斷了可以一個月不用練琴"。我小時候就超會騙我媽的,都騙她說我在學校體育課扭到手(都不會扭到腳喔)我媽就拿幾塊錢叫我去給人家接骨師看,那個兩光師傅也給我貼一塊藥膏,然後用繃帶綁的煞有其事的。所以免死金牌,兩星期都不用練琴。
或許廢了音樂班我們可以發掘真正喜歡音樂的孩子,這些孩子也能更有時間去接觸到其他的東西,沒因為專注在音樂裡而放棄其他東西的學習。在我那時候因考音樂系,音樂理論不難但是主修不比現在的孩子差,所以或許這樣能錄取到更好的優質學生? 實際上,許多台灣音樂系畢業的學生到了美國在音樂理論上都比別人強很多,所以其實也不需要在進入大學之前,就把和聲,樂理,聽寫教到如此艱深的。
台灣其實需要整頓的不是只有音樂班,而是整個大環境。但是呢,看到許多台灣人到了美國也是把台灣那一套移民過來加諸在自己孩子身上,SAT需要補習的大概只有華人子弟吧? 比賽一定要拿獎也只有華人吧?覺得得獎才是所有學習的句點大概也是華人吧?
我一個白人學生家長跟我說 : 我兒子很幸運你是他的啟蒙老師,所以他學的很正確。也因為你的教學方法讓他很喜歡練琴。我們不需要他拿名次,但是若他決定要去比賽或鑑定考試,那他就得全力以赴,do his best。我想這是最最正確的態度。
- Mar 09 Tue 2010 07:41
廢了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