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 是四年級生,我是他的啟蒙老師。學琴兩年多很是聽話,也很努力,也很服我,所以我講的話他都會聽。我給他哈農手指練習,給他一本古典還有一本搖滾。這樣的組合孩子不會生膩,我也覺得我可以用搖滾騙他們學古典。

話說M 練了一首搖滾,因為他彈的實在是很有氣勢,所以我就答應他說等阿福出差回來後跟他 JAM一下下。這個孩子很是爭氣,就很認真練阿練的,真的合的時候我都很擔心一聽到鼓聲就會靈魂出竅,什麼都忘光光的。可是他沒有,合的非常非常的好。

事後,我不斷的讚美他,一旁的媽媽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一直說 : 真是太好了,太神奇了。

我逮到機會趕快再教育一下說,人家都會說 it is not necessary to ask to be perfect , no one can be perfect, being perfect is difficult and unhappy. what do you think ? Matthew.


他說像今晚這樣的完美他很喜歡。

我問 : 這樣的完美的感覺很是喜悅,對不?

他說 :是。

我問 : 這不是一天的練習而已吧? 這是我叫叫叫,你一次一次的練習得來的,對不?這樣的辛苦是不是很有代價?

他說 :是。


常常聽到或看到有些人講 : 這學樂器不就是讓孩子有一個hobby嗎 ? 不喜歡就換個學嘛 。還有就隨他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也不用當音樂家的。講這話的人一定是音樂門外漢,也就是我如果把四拍彈成三拍,他也不會跌倒的人。這樣的人去參加孩子的發表會一定是很用力鼓掌的那個人。也沒錯啦 !!!

我有一個朋友在學過許多樂器而且無成後,老師建議他當樂隊指揮。這就是沒堅持,沒練習,沒決心的下場。

當然沒機會學樂器也不是人生就沒希望,只是當決定把孩子送去學樂器時,父母就要下定決心這是一條讓孩子可以知道什麼是 "真善美 "的路,而且不是一條易路。

在學生發表會時,我一定都會彈一首古典曲子當示範,給他們一個遠景....i want to play it someday。

初學的孩子埋頭苦幹,從來沒抬頭看一下遠方,如果父母也不在乎,可能連一片古典 cd 都沒有,孩子只能靠老師給他一個未來景像。 我在給較大學生古典曲子時都會講一下作品和作家生平。我自己從小就是老師給曲子就彈,老師從來沒講笑話,沒講故事。我不要當這種老師。。。。

A-B-A 三段曲式在很多曲子裡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形式,這也是我教孩子的其中之ㄧ。
可能有人會說 :教太多了。
其實這樣教孩子,在做音樂時會讓他們更有概念。

昨天教三年級的 N 那一首Home on the range時,我問她那裡是 A ,A1,B 。你無法想像她專注在譜子上,然後手在膝蓋上彈,試著要找出段落來的樣子。當然她是答對的了。

我接下來問她,既然 A & B is so different , if i play A very soft ,how to play B to make it different from A ?

他說 : Forte.

很好,對不 ? 這比我把 F圈起來, 把 P圈起來還印象深刻吧 ?

我教琴時喜歡孩子跟我講話,我也喜歡跟他們講話。這樣上課起來都不覺得累哩。

不是這樣啦 ,是因為在家沒人跟我講話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ly 的頭像
    Polly

    紐澤西的家

    Po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