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沒事躺在沙發上看了一部電影 The Women,這是我很喜愛的演員 Megan Ryan演的,我把故事內容轉po在這裡給你們看看,我再來說說我的想法。
連結在此
我想瑪莉是一個溫柔和善的女人,跟很多女人一樣為了婚姻,為了丈夫,為了孩子選擇留在家裡當稱職的家庭主婦。不同我們的是,她有一個很穩定的經濟大靠山,她有佣人服侍著,她可以參加許多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她可以逛一流精品店,她可以買她想要的東西,更好的是她有一個財富相比的娘家當後盾。
當瑪莉的丈夫撘上百貨公司賣香水的艷麗售貨小姐,瑪莉選擇靜默。是她的三個好友無法忍受好朋友被人欺負而想法子來對付那個第三者。
丈夫外遇,妻子的反應大都是。。。。
1) 大吵後離家 (在美國是丈夫離家,因為有小孩,房子歸妻子),意氣之下簽字離婚。
2)大吵後選擇原諒,但是這外遇的事會一再被提起,先生也會一再被刺激,感情不會在原諒之後變好或維持,反而是更加冷淡。
3)選擇不理會,不掀底,隨他去。
丈夫偷吃被發現,通常是。。。。
1)抵死否認,直到人證物證呈堂,就開始道歉,說"只是玩玩"。
2)惱羞成怒,開始批評妻子的短處,不打扮,不熱情,不體貼,不溫柔,不煮飯。。。理由成千。
劇中瑪莉的丈夫被趕出去以後,因為需要人照顧,因為寂寞,因為傷心,所以還是繼續跟那第三者往來,甚至就住在一起。所以女人若要維持婚姻,把丈夫趕出家門其實不是懲罰,而是成全他,給他一個理由,也給他一個更名正言順的藉口大方在外面光明正大的跟第三者在一起。
瑪莉跟丈夫攤牌之後,她跟大多數女人一樣的反應,先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是不夠好嗎?做的不夠嗎?不夠漂亮嗎?
劇中瑪莉跟好朋友去買性感內衣,意外發現第三者女人也在試衣間,就開門進去質詢,發現那女人穿著一套深紫藍色的性感內衣(吊襪的那一種)。
她跟第三者說: S不會喜歡這種。
第三者也挑釁的說 :if he doesnt like it, i take it off.
很多有外遇的男人的妻子其實都是很顧家,顧孩子和顧丈夫。把家裡所有的是安頓的好好的,讓丈夫完全沒後顧之憂。看看一個女人在家要做多少家事,照顧孩子生活起居,學校,課外活動等等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我想男人人在外遇的時候是完全沒想到這些的,男人想到的只是 "我很辛苦在工作養家,我都沒有娛樂,我回到家還要幫忙倒垃圾,修東補西,看孩子功課,周末還要除草和看孩子讓我太太去弄頭髮....."所以當賣香水的小姐讚美他多有品味,多有眼光,看起來多愉悅,男人的尾巴就翹的老高,想想我來試試看我是否還是很迷人?我相信男人搞外遇的動機絕對不是要離婚,那是一種報復,也是一種補償。很少女人會去搞外遇來補償自己的人生的(當然也有),女人會去做義工,去唸佛,去教會,會把孩子照顧好.....我們有我們的方法做補償不滿意的人生。
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說 : 結婚後,女人希望男人可以改變。男人希望女人永遠不要改變。
我和阿福也常常在為這句話爭執著。。。。婚後的兩個人需要為兩個一起生活的空間而改變,如果沒有一個妥協,那兩人生活的關係和空間裡就有一個人是忍耐著的,改變著的。我覺得是兩個人都需要為一起生活而改變。單身時自己可以完全做主how ,what, where....兩個人時就必須去考慮另一個人需不需要。
瑪莉把先生趕出去以後,自己的日子也沒多好過,每天頹廢在家,完全是行屍走肉一樣。這樣絕不會讓先生回頭來可憐她的。他覺得他的外遇只是一時不察,只是一時被引誘,it is no big deal。為什麼要那麼的懲罰彼此?
當女人頹廢,喝酒抽煙消愁時,那個先生可以照樣去上班的,沒襯衫對不對?可以去買兩打來穿。沒飯吃對不對?可以去餐館吃。他的日子不會改變的,還有豔麗的第三者自己送上門來照顧他的起居呢。他是會想念以前安逸的生活,有一個溫暖的家可回,有一個稱職的妻子可以帶出門,有一個孩子可以每天見面,擁抱和問安。
後來瑪莉決定重新開始她自己的新生活,重拾設計筆,一步一步走出去。
這也是我常愛跟我的年輕學生講的,絕對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完全寄託在丈夫和婚姻裡。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婚姻會受到考驗和破脆。這絕對不是叫做悲觀,也不是"挫著等",而是人生裡的一種追求,一種意義和一種樂趣。
剛和阿福結婚時,我們也都很希望"凡事一起攜手走",但是經過五年後,我們覺得那是不太可能的。譬如說他可以去bar坐五個鐘頭,聽那吵死人的搖滾樂,我就不行。有時候他跟樂團去費城吹,我也無法去,因為賓州不禁煙,一個酒吧裡有50支煙囪,所以有時候我就讓他自己去。
雙胞胎來的週末,可能我做的太好後母工作,讓阿福太輕鬆而前妻蹦蹦跳。所以現在我用週末去逛街,讓阿福自己陪小孩(當然是一起看電視)。
阿福會抱怨為什麼我不跟他一起看電視,我說第一,大家看的節目不 一樣,如果他不能有時妥協 一下看我想看的,那分開看有什麼不好?不然家裡有三台電視是要幹嘛?更何況跟他看電視根本就是一直轉台一直轉台,很讓人抓狂的。
兩個人生活的異處很多但益處也不少,端看你用什麼心情和態度去看。或許在別人看來我和阿福已經有些問題產生,但是在我看來,問題的產生可以放大來看也可以縮小來看。目前我還是選縮小來看因為我覺得我們還是彼此相愛著,雖然常常在吵架,即使我不覺得那是吵架,我只是聲音大些而已。經過多次吵架,我覺得我是佔上風的,或許我是比較有理,或許是阿福比較不會講話,或許是我多年的講台訓練。。。。但是我們知道彼此的關卡在哪裡,真的有些地方不要去碰也就好了。真要去碰,事情解決不了,反而引起更大的事情來。
婚姻是分享沒錯,但是絕不要把它當成是你後半輩子的全部。
孩子也是,通常做女人的天性就是覺得只有自己才能保護好孩子,照顧好孩子,所以babyhome裡頭才有許多神經母親貼的神經討論。太過自信的母親以後也會變成一把抓的岳母,婆婆和祖母。
一路走來,我仍是戰戰兢兢,就跟我在做wiifit上面的瑜珈一樣,單腳站立的成績線條是整個的一團亂(如果你有wiifit, you would know what i am saying)。我仍在尋找平衡點,尋找出那個會讓我快樂和讓阿福快樂的平衡。我不願意在婚姻裡失去我自己就是只為讓阿福快樂,我也不願意我單單為自我而忽略阿福這個從小被母親慣壞,結婚後被前妻養壞的大孩子。我是接手繼續養呢?還是讓他知道it is about time to grow up?
不過我把問題的發生當成人生的課題,我不是教我的學生們要學習,要尋求解決,要練習,要接受挑戰嗎?